节选自《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1月27日 07 版),文字略有改动。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拥有数量众多而体量庞大的国有企业。这些国企的主要业务大多分布在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重工业领域。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浪潮中,如何让柳州的国企“提质增效升级”成为柳州国企共青团组织一直在思考的一个主题。
柳州多家国企的共青团组织以“接地气”的行动了解青年,贴近青年,服务青年。通过举办青年求知论坛,开展“五小”创新评比等活动,稳定青年职工对国企改革的信心,帮助柳州国企“提质增效升级”。
接地气提供“小关爱”
在广西汽车集团(前身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记者注),新入职的员工会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员工礼包”,里面包含了一份《见习指南》,一份《新员工报道手册》,以及一份由广西汽车集团团委制作的《启航》杂志。
据广西汽车集团团委书记奉雪介绍,这份《启航》杂志是专门针对每年新入职员工设计、制作的,其主要内容除了集团的业务介绍,还包括集团厂区的地图与指南,柳州当地的风土人情介绍,柳州市区吃喝玩乐、交通运动等资讯和优惠信息等等。
通过制作和发放“新员工礼包”等“小关爱”,让新入职的青年员工,尤其是来自外地的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团委对青年的关爱和服务。“用这些‘接地气’的服务让员工喜欢这里,然后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
“五小”创新评比促国企提质增效
在服务青年员工之外,柳州国企的共青团组织还组织“五小”创新评比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年员工在工作中提出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实实在在解决生产岗位中遇到的问题。
据介绍,广西汽车集团的“五小”创新评比一般由青年员工自行申报,经公司技术、制造、精益生产等方面的专家综合评议,评选出各级奖励,并对“五小”成果进行展示和发布。
工装小车是广西汽车集团车桥厂减速器装配工段生产线上用来承载减速器总成的工装夹具,在生产线设计初期,现场工装小车为一体式,长时间使用后磨损严重,容易导致装配质量问题发生,往往需要更换整个小车的上部分,耗时长,成本大。
广西汽车集团的一位青年员工发现此问题后,将小车与零件接触面设计为可以拆分式结构,当工装小车磨损严重时,只需更换与零件接触的垫圈即可。后来,又有青年员工对工装小车进行了二次改进,将可拆卸部分设计为多种不同规格的垫圈。
这样一项小小的改进,让同一辆工装小车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零件,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现有生产线的效率。据了解,改进实施后,每条生产线上的工装小车年报废量由原来的490台降低到260台,降低了47%,返工返修工时、能源及设备损耗每年降低19200元,易损件成本每年节约6400元。
近五年来,广西汽车集团“五小”成果数量连年突破,质量不断提升,先后有102条“五小”成果获得市级一等奖。各项“五小”成果平均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节约成本达千万元以上。